新質生產力,“新”在哪?
新質生產力,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中頻頻出現的熱門詞匯。當前,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準確理解好、發展好新質生產力至關重要。
發展新質生產力,浙江有何優勢?短板又是什么?浙江日報記者專訪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
問: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質生產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又頻頻提及。您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
蘭建平:幾天前,我剛去了一趟德國、丹麥,對新質生產力有了更深的感受。在德國,先進制造業的技術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風采無限;在丹麥,“小國大企”深具魅力。這種戰略上的定力和科技上的與時俱進,對我們發展創新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良好的借鑒作用。
馬克思指出,生產力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組合,是人類通過勞動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是經濟新常態下出現的生產力新質態,由“高素質”勞動者和“新質料”生產資料所構成,突出表現在以科技創新為內核,以高質量發展為旨歸。
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提出新質生產力,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高度歸納總結,也為新時代全面推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新質生產力,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
理解新質生產力,“新”主要表現在構成生產力的要素發生的新變化。比如,“ChatGPT”“數字人”等新產品形態加速涌現,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百|”主要表現在產品形態、產業結構和發展質量發生質的改善。如在產業結構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比重不斷提升。
新質生產力,最終體現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問:發展新質生產力,浙江有何優勢?
蘭建平:新時代需要新質生產力。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浙江應搶抓科技創新機遇,構建新質生產力,實現從“效率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的轉型和跨越,主要發揮“四個優勢”。
數字經濟引領優勢。早在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布局建設“數字浙江”。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列全國省區第一,數字產業化指數、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全國第一。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中,能不能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數智技術上取得突破,實現領跑發展,是浙江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核心。
民營企業活力優勢。企業家是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關鍵中的關鍵。民營企業是浙江經濟之本。如何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發揮企業在新質生產力中的“主力軍”作用,極為關鍵。
市場機制環境優勢。新質生產力需要有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在體制機制改革、營商環境優化上協同發力。市場化的體制機制一直都是浙江的長板,今年省委進一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就是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浙江成為最具發展活力和創造力的省份,并始終保持領跑狀態。
開放發展先發優勢。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關起門來是無法創新的。開放發展,始終保持與世界創新引領者同伍,是浙江實現新質生產力高效發展的必然選擇。浙江天然具有開放的先決條件,經濟社會的外向度又高,面對雙循環、新格局,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等,浙江要進一步開放大門搞創新。
問:在這方面浙江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補齊?
蘭建平: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引領,成效體現在產業發展上,核心還是在人才。從浙江來看,主要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補功課。
原始創新上,需要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功課。以大科學裝置為代表的“國之重器”是原始創新的關鍵,在這一塊上,浙江與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地有明顯差距。包括國家級的高能級科創平臺,比如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目前尚未實現零的突破,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僅浙江大學1家。浙江的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高校院所如何更好發力,是下一步的關鍵。
產業發展上,需要做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文章?,F代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載體,目前浙江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兩張皮”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從科創板上市企業看,浙江有47家,明顯少于江蘇?。?05)、廣東?。?4)、上海市(84)、北京市(73),浙江科技創新型企業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模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人才要素引進上,需要解持續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難題。人才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目前,浙江兩院院士數量少于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研發人員中碩博比例為12%,低于廣東的18%、江蘇的17%;每年來浙江創新創業的外國人才中,高端人才數量占比為10%,與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差距明顯。同時,要高度重視各種產業工人隊伍的培養,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動更多打工者向現代產業工人、產業工匠轉型跨越。
創新生態營造上,需要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上下功夫。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要破除舊體制、舊觀念,以創新帶來的新增量來調節原結構。因此,浙江需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聚焦前沿科技,將科技創新重心前移,在推動“從0到1”自主原始創新的同時,也要打通“從1到100”,實現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
問: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浙江企業應該如何向“新”?
蘭建平:總結起來四句話:管好新要素——數據;用好新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智技術;建好新生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生態;形成好機制——用制度性重塑來檢驗創新成果。
比如杭州正在打造的“中國視谷”,它以全球安防巨頭??低暈辇堫^,從傳統攝像頭起步,轉向運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挖掘攝像頭背后的海量數據資源,從而形成新產業。目前已孵化出一批數據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一個新興產業的創新生態愈發濃郁。
浙江經濟的起步關鍵在于擁有一批敢為人先的“能人”,而在科技創新日益成為重要決定因素的大時代,以“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來驅動產業創新與市場創新,才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新路徑。
(來源:浙江日報,記者:夏丹)